土地复垦方案是指对已经被破坏、污染或荒废的土地进行重新开发、治理和利用的计划和方案。一般来说,土地复垦方案的目标是使土地恢复原有的生态功能和生产功能,达到可持续利用的目的。
土地复垦方案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土地评估:对需要进行复垦的土地进行评估,包括土地质量、污染程度、生态环境和生产潜力等方面的评估,确定土地复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 复垦目标:根据土地评估结果和当地的实际情况,确定土地复垦的目标和指标,包括复垦后的土地利用类型、土地利用结构、生态环境质量、社会经济效益等方面的指标。
3. 复垦方案:制定土地复垦的具体方案,包括复垦的技术路线、工程设计、投资计划、管理机制等方面的内容。
4. 环境保护:在土地复垦方案中,需要考虑环境保护的问题,包括减少对土地、水资源、空气质量等环境的污染,促进生态恢复和保护。
5. 社会经济效益:土地复垦方案也需要考虑社会经济效益,包括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等方面的效益。
土地复垦方案的实施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共同参与,需要科学、合理、可行的规划和方案,以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内容
1 前言
1.1 编制背景及过程
说明方案的编制背景及过程。
1.2 复垦方案摘要
内容应包括:
——生产建设项目服务年限及土地复垦方案服务年限;
——方案涉及的各类土地面积,含项目区面积、复垦区面积、永久性建设用地面积、复垦责任范围面积、征(租)地面积;
——土地损毁情况,含已损毁和拟损毁土地的面积、地类、损毁类型和程度;
——土地复垦目标,含拟复垦土地的地类、面积和复垦率;
——复垦的投资情况,含静态总投资、动态总投资和单位面积投资。
2 编制总则
2.1 编制目的
从落实土地复垦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保证土地复垦义务落实、合理用地、保护耕地、防止水土流失、恢复生态环境及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说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的目的。
2.2 编制原则
根据项目自身特点以及当地自然地理、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规定,按照经济可行、技术科学合理、综合效益最佳和便于操作的要求,说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应体现的原则。
2.3 编制依据
应包括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标准规范、技术文件、地方规划及当地自然与社会经济资料。
3 项目概况
3.1 项目简介
生产项目说明项目名称、地理位置、隶属关系、企业性质、项目类型、生产开采方式、生产规模与能力、生产服务年限或剩余使用年限、项目范围等。
建设项目应说明项目名称、工程类型、项目位置、项目组成、投资规模、建设期限、用地规模及用地性质等。
应提供有关部门批复的项目范围拐点坐标及相应的投影参数。列表说明项目用地构成及规模,提供项目总平面布置图。
3.2 项目区自然概况
3.2.1地理位置
项目区的地理坐标、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的位置及交通状况。附项目区地理位置图。
3.2.2地貌
说明项目区的地貌类型和海拔高度。附项目区典型地形地貌图片。
3.2.3气候
说明项目所在地的降水、蒸发、日照、温度、积温、最大冻土深度、无霜期、风向与风速等气象特征。
3.2.4土壤
说明项目区的主要土壤类型及其分布特征。
3.2.5生物
说明项目区所在地的天然植被和人工植被,附不同植被类型图片。
天然植被包括地带性植物群落类型、组成、结构、分布、覆盖度(郁闭度)和高度。
人工植被包括当地栽植的乔木林、灌木林、人工草地及农作物类型。
3.2.6水文
说明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水系及地下水赋存情况。地表水系包括径流量和水质特征;地下水赋存情况包括主要含水层(浅部)、隔水层、赋存条件、潜水埋深。附地表水系图。
3.2.7地质
说明项目区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附地层综合柱状图。
3.3 项目区社会经济概况
说明项目区近3年的乡(镇)人口、农业人口、人均耕地、农业总产值、财政收入、人均纯收入、农业生产状况,并注明资料来源。
3.4 项目区土地利用状况
说明项目区土地利用类型、数量和质量。结合典型土壤剖面图说明耕地、林地、草地等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表土层厚度、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以及ph值等主要理化性质。
4 土地复垦方向可行性分析
4.1 土地损毁分析与预测
4.1.1土地损毁环节与时序
说明生产建设过程中可能导致土地损毁的生产建设工艺及流程。附项目生产工艺流程图或施工工艺流程图。
结合生产建设工艺及流程,列表或图示说明生产建设过程中对土地损毁的形式、环节及时序。
4.1.2已损毁土地现状
明确项目区已损毁土地的损毁类型、范围、面积及损毁程度。
分析已损毁土地被重复损毁的可能性。说明已损毁土地已复垦情况,包括复垦面积、范围、复垦方向及复垦效果。附损毁土地及复垦情况图片。
4.1.3拟损毁土地预测
依据项目或工程类型、生产建设方式、地形地貌特征等,确定拟损毁土地的预测方法,预测拟损毁土地的方式、类型、面积、程度。
生产服务年限较长的生产项目需分时段和区段预测土地损毁的方式、类型、面积、程度,并结合对土地利用的影响进行土地损毁程度分级。分级应参考国家和地方相关部门规定的划分标准,也可结合类比确定。
4.1.4复垦区与复垦责任范围确定
依据土地损毁分析与预测结果,合理确定复垦区与复垦责任范围,应提供西安80系拐点坐标。
4.2 复垦区土地利用状况
4.2.1土地利用类型
列表说明复垦区及复垦责任范围内土地利用类型、数量、质量、损毁类型与程度,应说明基本农田所占比例、农田水利和田间道路等配套设施情况、主要农作物生产水平。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体系应采用gb/t 21010-2007,明确至二级地类。土地利用现状的统计数据应与所附的土地利用现状图上的信息一致。
4.2.2土地权属状况
说明复垦区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承包经营权状况。集体所有土地权属应具体到行政村或村民小组。需要征(租)收土地的项目应说明征(租)收前权属状况。
4.3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预测分析土地损毁对复垦区及周围环境土壤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可能产生的影响。
4.4 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
根据对损毁土地的分析和预测结果,划分评价单元、选择评价方法。
明确评价依据及过程,列表说明各评价单元复垦后的利用方向、面积、限制性因素。
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相关规划,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充分尊重土地权益人意愿的前提下,根据原土地利用类型、土地损毁情况、公众参与意见等,在经济可行、技术合理的条件下,确定拟复垦土地的最佳利用方向(应明确至二级地类),划分土地复垦单元。
4.5 水土资源平衡分析
应结合复垦区表土情况、复垦方向、标准和措施,进行表土量供求平衡分析。
需外购土源的,应说明外购土源的数量、来源、土源位置、可采量,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无土源情况下,可综合采取物理、化学与生物改良措施。
复垦工程中涉及灌溉工程的,应进行用水资源分析,明确用水水源地和水量供需及水质情况。
4.6 复垦的目标任务
依据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结果,确定土地复垦的目标任务,包括拟复垦土地的地类、面积和复垦率,编制复垦前后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
5 土地复垦质量要求与复垦措施
5.1 土地复垦质量要求
依据土地复垦相关技术标准,结合复垦区实际情况,针对不同复垦方向提出不同土地复垦单元的土地复垦质量要求。
土地复垦质量制定不宜低于原(或周边)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质量与生产力水平。复垦为耕地的应符合当地省级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的要求;复垦为其他方向的建设标准应符合相关行业的执行标准。
5.2 预防控制措施
根据项目开采(建设)工艺,说明生产建设过程中为减少土地损毁拟采取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5.3 复垦措施
5.3.1工程技术措施
按照项目所在地区自然环境条件和复垦方向要求,说明不同土地复垦单元拟采用的工程技术措施,包括充填工程、土壤剥覆工程、平整工程、坡面工程、清理工程、灌排工程、疏排水工程、集雨工程、道路工程等。
5.3.2生物和化学措施
说明不同土地复垦单元拟采用的恢复植被、改良土壤等生物或化学措施。
生物措施中应明确植物种植的立地条件,以及所选取植物的生态学特性。
5.4 监测措施
针对不同复垦单元制定合理的土地损毁和复垦效果的监测措施。
5.5 管护措施
根据项目特点以及所在区域的自然特征,提出复垦土地以及主要复垦工程的针对性管护措施。
6 土地复垦工程设计及工程量测算
6.1 工程设计
根据确定的土地复垦方向和质量要求,针对不同土地复垦单元不同措施进行复垦工程设计。
——工程措施的设计内容包括确定各种措施的主要工程形式及其主要技术参数。工程措施的设计可根据项目类型、生产建设方式、地形地貌、区域特点等有所侧重,主要工程设计应附平面布置图、剖面图、典型工程设计图。
——生物措施的设计内容包括植物种类筛选、苗木(种籽)规格、配置模式、密度(播种量)、土壤生物与土壤种子库的利用、整地规格等。
——化学措施的设计内容包括复垦土地改良以及污染土地修复等。
——监测措施的设计内容包括监测点的数量、位置及监测内容(土地损毁情况与土地复垦效果)。
——管护措施的设计内容包括管护对象、管护年限、管护次数及管护方法。
6.2 工程量测算
根据不同土地复垦单元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化学措施、监测和管护措施的设计内容,分别测算复垦工程量并列表汇总。
7 土地复垦投资估算
土地复垦费用估算应综合考虑损毁前的土地类型、实际损毁面积、损毁程度、复垦标准、复垦用途和完成复垦任务所需的工程量等因素。
7.1 估算说明
说明投资估算编制原则、依据和方法。主要包括采用的定额标准、价格水平、人工预算单价、基础单价计算依据和费用计算标准。
说明土地复垦费用构成。包括工程施工费、设备费、其他费用(前期工作费、工程监理费、竣工验收费、业主管理费)、监测与管护费以及预备费(基本预备费、价差预备费和风险金)。
说明土地复垦总投资、单位面积投资等技术经济指标。
7.2 估算成果
根据土地复垦工程量,测算土地复垦静、动态投资总额和单位面积投资额。附测算总表、各分项单表和工程单价表。
8 土地复垦服务年限与复垦工作计划安排
8.1 土地复垦服务年限
应说明土地复垦方案服务年限及确定依据。
8.2 土地复垦工作计划安排
土地复垦工作计划安排中,应根据土地损毁预测情况,结合土地复垦方案服务年限,合理划分复垦工作的阶段,原则上以5年为一阶段进行土地复垦工作安排。应明确每一阶段的复垦目标、任务、位置、单项工程量和费用安排。
生产建设服务年限超过5年的,除按照上述要求编制复垦方案服务年限内的复垦工作计划安排外,还应分年度详细编制第一个5年内的阶段土地复垦计划;阶段土地复垦计划应明确阶段土地复垦目标、任务、位置、主要措施和分部工程量、投资概算及组成。生产建设服务年限不超过5年的,应分年度细化土地复垦任务及费用安排,并制定第1个年度土地复垦实施计划;年度土地复垦实施计划应明确年度土地复垦目标、任务、位置、各种措施的主要结构形式、技术参数和分项工程量、投资预算及组成。
8.3 土地复垦费用安排
土地复垦费用安排应明确土地复垦费用来源。土地复垦费用来源指生产成本与建设项目总投资。
应根据土地复垦工作计划安排,明确土地复垦任务所需费用安排的具体方案。费用安排应遵循提前预存、分阶段足额预存原则,在项目生产建设服务年限结束前1年预存完毕所有费用,并根据土地复垦工作计划安排提供土地复垦动态费用阶段安排表。
对于土地复垦义务人已缴纳的矿山环境治理等费用中涉及土地复垦工程内容的,在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后,可在土地复垦费用安排方案中做相应说明。
9 土地复垦效益分析
根据土地复垦利用方向和标准,综合分析复垦土地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不同地域、不同生产建设项目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选取指标可有所侧重。
10 保障措施
10.1 组织保障措施
明确土地复垦方案实施的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明确土地复垦实施方式,包括复垦义务人自行复垦、委托中介机构复垦、缴纳复垦费由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代复垦等方式。
10.2 费用保障措施
明确建立土地复垦费用专用账户存储、土地复垦费用专项使用的具体财务管理制度。明确接受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对费用使用、管理进行监督的方式方法等措施,包括分阶段签订“土地复垦费用监管协议”等。明确不得截留、挤占、挪用土地复垦费用的保障措施。
明确对土地复垦费用使用情况开展内部审计及接受有关部门对土地复垦费用使用情况审计的措施。
10.3 监管保障措施
明确土地复垦义务人编制并实施土地复垦方案、阶段土地复垦计划和年度土地复垦实施计划,定期向项目所在地县级以上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报告当年复垦情况,接受县级以上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对复垦实施情况监督检查,接受社会对土地复垦实施情况监督等的保障措施。
明确土地复垦义务人不履行复垦义务,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的规定,自觉接受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处罚的保障措施。
10.4 技术保障措施
说明土地复垦实施的技术保障措施,包括定期培训技术人员、咨询相关专家、开展科学试验、引进先进技术,以及对土地损毁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价等。
明确土地复垦义务人实施表土剥离及保护、不将有毒有害物用作回填或者充填材料、不将重金属及其它有毒有害物污染的土地用作种植食用农作物等的保障措施。
10.5 公众参与
制定全面、全程的公众参与方案,公众参与形式及内容应公开、科学、合理。
——公众参与人员应包括复垦区土地使用者、集体所有者、土地复垦义务人、周边地区受影响社会
公众以及土地管理及相关职能部门等的代表人。
——公众参与环节应包括方案编制前期、方案编制过程中以及方案实施期间。
——公众参与内容主要包括土地复垦利用方向、复垦标准、复垦措施和权属调整。
——公众参与形式可选择座谈、问卷调查、走访、网络、电视、广播、报纸、公告、公示等形式。
——提供公众参与反馈意见处理结果,对公众意见的采纳与不采纳情况及其理由应做出说明。
——附公众参与相关影像、图片资料。
10.6 土地权属调整方案
明确权属调整的程序、范围、原则和措施。